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合肥京东方医院“人工心脏”手术,重启患者新生命!

字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对60岁的王女士(化名)而言,过去的五年如同一场漫长的窒息,严重的心力衰竭让她连平躺都成为一种奢望。然而,一颗在她胸腔内稳定泵血的“人工心脏”,正为她重新注入生命的活力。近日,合肥京东方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完成左心辅助装置(LVAD)植入手术,这项高难度技术的开展,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五年心衰,走几步就喘不过气

王女士被诊断心力衰竭多年,病情在今年已发展至终末期。她的心脏严重扩大,泵血能力极低。用她自己的话说,“起身、走几步路都会呼吸困难,感觉随时都会晕倒”。医生评估其心脏功能已经是最差的级别,药物等传统治疗手段已收效甚微。

“患者的心脏已经不堪重负,心脏移植是理想方案,但供体极其稀缺。对于这类患者,左心辅助装置是延续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合肥京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姚建民表示。

不再苦等移植,人工心脏带来曙光

左心辅助装置是一种尖端生命支持系统。它通过植入体内的微型血泵,将衰竭左心室的血液抽出,直接泵入主动脉,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因此也被称为“人工心脏”。

装置分为体内和体外两部分:体内的血泵和管道与心脏精密连接;体外的控制器和电池组让患者能够自由活动。植入后几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同时可避免心脏移植术后终生应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风险。

多学科团队护航“安心”手术

面对这一高难度手术,医院心脏中心组织了涵盖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术前讨论,对手术细节和并发症防治做了充分准备。

“LVAD植入手术是心脏外科领域技术含量最高、操作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是对医院综合实力,尤其是心脏中心团队技术、协作和管理能力的终极考验。”医院院长何仿表示,“要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开机瞬间,生命重启

手术当天,在杂交手术室里,主刀医生带领团队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沉稳操作,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线进行血管吻合,确保最佳效果。

▲“人工心脏”术中

数小时后,当血泵启动,监测仪显示患者主动脉内形成了持续有力的血流,心脏负荷明显减轻,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成功!

术后重获新生,终于能顺畅呼吸

术后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医疗团队24小时严密监护,精心照护下,王女士恢复顺利。术后第二天她便清醒并脱离呼吸机,一周后已能在走廊活动。最令人欣慰的是,困扰她多年的胸闷、气促消失了。

▲术后,王女士与家人视频通话

▲术后一周,在家人陪伴下行走自如

“感觉像是换了一颗'心',呼吸从未如此顺畅过。”王女士脸上重现了久违的笑容。

晚期心衰“皖”里就能治,不必再跑他乡

“医院为心衰患者搭建的治疗链条实现了完整地闭环。”心脏中心主任周炳凤表示。医院已经实现为不同阶段的心衰患者提供从药物优化、常规器械到“人工心脏”植入乃至心脏移植评估与转诊的阶梯化解决方案,患者不必远走他乡,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前沿的关键治疗。

哪些人适合接受“左心室辅助”治疗?

据心脏专家介绍,左心辅助装置主要适用于三类终末期心衰患者:

l等待心脏移植的“桥梁”患者

l不适合移植患者的永久治疗方案

l心功能可能恢复患者的过渡支持

适合植入的患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经规范药物治疗后心功能仍严重受损;无严重不可逆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无活动性感染、未控制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能理解和配合术后长期管理。专家强调,是否适合植入需要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周炳凤合肥京东方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临床专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内科疑难病诊疗,尤其在复杂冠脉介入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方面经验丰富。在心脏危重症救治中创新应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于心肺复苏,并在电风暴治疗中首创大剂量安定疗法,显著提升救治成效。

姚建民合肥京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临床专长: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具备心脏移植及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资质,主刀完成心血管外科及介入手术超6000例,成功率超98%。在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微创心脏手术、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重症瓣膜手术及终末期心脏病外科治疗等30余项新技术领域成就突出,多项技术填补军区空白并达军内及国内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