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生活频道 详情

科技守护粮仓 初心筑梦青禾 ——记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国良

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3-10-28 10:43:35.0 |

科技守护粮仓 初心筑梦青禾

——记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国良

张国良,2023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淮阴工学院江淮平原作物产业工程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面向农业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区域农业发展战略需求,长期深入一线潜心研究,推进成果落地应用,为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贡献科技之力。

一、做一粒小种子,筑一个青禾梦

夏耘秋收、季季压茬,目光坚毅、步伐坚定,见到张国良时,他正急匆匆从田间地头返回校园,准备带着研究生参加一场学术会议。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老师,却追求与痴迷了多年的“稻之道”。

但与其他农业人不同,张国良家里并非种地出身,父母从医,家中无田。他第一次接触农田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学期的劳动实践活动都会组织同学们参与一些五保户家庭的农事劳作,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种稻子与收稻子。年幼的张国良挽起袖子、卷起裤腿,下进田里,拔秧苗、绑秧苗、分秧苗、插秧苗。从那时起,比成熟水稻高不了多少的张国良才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的具体涵义,才感受到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弯腰躬耕的景象,从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名为“青禾之梦”的种子。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张国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苦的农学。他于扬州农学院就读时,老师张洪程院士每天都在课后骑行十多里,到扬州东郊的田庄进行田间科研试验,下晚自习时才带着一身泥水回来。张洪程院士对科研的热爱,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深深打动着张国良。

还有和张国良同一课题组的戴其根老师,傍晚以后大家总是找不到戴其根本人。有一次家里人许久没有见到戴其根回家,甚至曾发动过系里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找,最后才知道他是因为实在太累,才在田埂中睡着了。戴其根老师孜孜不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刻塑造着张国良。

对张国良影响很大的另外一位老师,是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何祖华。何祖华老师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PI,他总是日复一日地在稻田间做实验,一脚在田里,一脚在实验室,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他培养的研究生不少已经成长为国家优青和杰青。

这些老一辈农业工作者与青年教师对张国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他在科研中创新、求实、育人的热情和干劲。榜样的力量给予了张国良在实验室和农田里追求科学真理的不竭动力,潜移默化地成为他行动的力量。

二、从“文青”蜕变为“杰青”

张国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是一个“文艺青年”,喜欢利用业余时间写一些诗歌、散文和文学小说,曾先后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和淮阴工学院校报发表过。25年来,张国良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蜕变成铅华洗尽的中年专家。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张国良逐渐便将爱好放在一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张国良看来,科技是让中国农民挺起腰杆的关键所在,在“天下粮仓”淮安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了解到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他意识到这些重大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来攻克。“两耳不闻窗外事才能做好科研,没有一蹴而就的事。” 他很少主动留意过学校的科研奖励政策,一门心思地按照科研规律长期和反复不断地进行试验研究。

“一个完整的试验做完最少需要花七八年的时间,成文之前还要反复修改,行业里也有很多老师一个试验做了十几年的。”较长的研究周期,使张国良将实验室从高校搬到了田间地头,将兴趣爱好搁置一旁,不舍昼夜地扎根在稻田间,一年要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时间往返乡村和田间。

张国良(中)指导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在一次去淮安市岔河大田实验时,张国良发现当地农户秧苗素质差、浪费大,萌生了基于废弃物基质化开发水稻绿色高质技术的想法,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复合配比并添加有益微生物进行充分发酵腐熟,再添加辅料等制成,实现育秧期不施肥、不施药、秧苗整齐度高,并达到育秧过程中节种、节水的效果。

张国良(左)展示水稻基质棉育秧技术

2022年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岔河镇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的水稻田里,张国良对两块种植南粳9108品种的水稻进行现场测量、收割、过磅……通过各方测产,其中一个钵苗机插田块的实测亩产达到了768.89公斤,创造了当年淮安常规粳稻亩产的最高纪录。张国良走在淮安岔河镇的稻田边,满眼绿色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恬静壮美。

此外,张国良带领的团队还与苏州、无锡等地,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并多次为省市种田大户联盟开展免费技术讲座,真正实现了“将技术展示在试验田,将论文撰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民家”。

三、做“经师”也做“人师”

作为一名教师,张国良在三尺讲台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在繁忙的实验室里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在广阔的田野里鼓励学生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在收获金黄的季节里让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

张国良认为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是一定要紧密结合起来的,他指出有些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科技的本质,只是仅仅为了发表论文去做研究,这样的做法对科学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甚至可能会浪费国家资源,农科学子要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农业科技带到乡间地头。

除了做“经师”之外,张国良也一直在做“人师”,始终认为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要把教育人、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第一是教他们怎么做人,第二是掌握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

他觉得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学生还可以广泛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学生组织,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希望大家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再是只掌握着一定知识或是某项技能的工具人,同时在和老师、同学们的相处中学会为人处世。

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张国良培养的2004年毕业的第一届农学本科生,目前正在高邮发改委工作,主要从事管理粮食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工作。张国良很高兴能看到学生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一起推动事业的进步,为所在行业做出贡献。

这些年来,张国良着眼于国际科研前沿,立足中国国情,扎根祖国大地,与苍天沃土为伴,与田间地头为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既接地气又有科研战略眼光的莘莘学子。发挥高校农学人才优势,通过校地共建工程,把研究成果、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不断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在农作物稳产增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智慧力量。“把握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不负国家、不负父母、不负自己。”这是张国良对青年学生的期许。

榜样引领,身体力行,张国良以国家的需求为己任,把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以初心担当起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这个方向布满荆棘,但总要有人站出来蹚出一条路。”步履匆匆,躬耕不缀,在访谈完,张国良又出发了……

项目来源:中国科协资助项目(编号XFCC2023ZZ035)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来源:中国网生活

作者:蔡熙文 罗丽媛 王雅欣

责任编辑:刘瑞

热点关注

镜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