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生活频道 详情

年度盘点三:康养资本,变革升级促发展,持续精准布局

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3-01-12 20:24 |

年度盘点三:康养资本,变革升级促发展,持续精准布局

统计分析2015到目前的康养产业相关资本投融资事件,2016-2018年是我国康养产业的并购年,多个头部康养运营类企业被陆续并购;2019年之后,收并购逐渐减少,非控股类股权投资有所增加,且投资领域从机构养老逐渐向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医疗护理、辅具器械等领域延伸。

多元化的资本运作方式,在保障企业成长所需资金支持的同时,可以整合各方资源与品牌力量,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全面推进企业的快速扩张与变革升级。未来我国康养企业需更加积极的对接资本,主动跟踪资本投资动向与热点,并相对应的调整业务布局策略和企业发展模式,全面拥抱资本浪潮。下面小编通过盘点和回顾过去一年的投融资热点和产业金融政策,寻找康养企业成长升级的拐点和资本助力企业价值增长的关键环节。

一、产业融资并购持续高涨,社区居家仍是投资热点

1、福寿康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加快全国规模扩张步伐

2022年8月,居家医养照护领导品牌—福寿康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泰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福寿康创新医养数字化体系建设,以及全国规模化扩张。

福寿康成立于2011年,秉持“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的使命,致力于提供优质便捷的社区居家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目前已成为长者照护领导品牌,拥有超1万人的专业康复治疗师团队,服务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年客户服务量超1,500万人次。

在建立数字化养老服务交互系统的基础上,基于10余万名老人居家生活健康数据的持续反馈,福寿康不断探索升级居家照护场景,自主研发智能老人健康监控体系,可实现对老人睡眠的持续检测及生理状况分析;研发全屋长者动态捕捉仪,对全屋环境内老人行动进行监控及危险行为预警。所有智能化设备与福寿康智慧养老系统连接,实现对老人居家场景下全天候的智能监测,提升老人居家的安全性并更高效地满足老人的照护诉求。

福寿康将继续把服务做深做细,除长期护理保险外,不断开发居家陪护、上门洗浴等增值服务,释放客户的需求;并依托福寿康庞大的全国线下服务网络,不断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优化福寿康的信息化服务及高智能硬件产品矩阵,建设覆盖全国的智慧养老体系;另一方面,福寿康将持续为社会贡献多方面价值,建立更完善的护理员权益保障体系,并不断将居家照护的理念普及到广大居民家庭之中。

2、腾讯首次出手投资养老企业,入股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商福寿康

2022年7月19日,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寿康智慧(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福寿康),新增股东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福鑫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1346.35万人民币,增幅约15.47%。

福寿康是一家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商,开创“护理站+社区托养”模式,该模式既能服务社区托养机构,又能以托养机构为站点辐射周边社区,为辖区内的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的上门服务,形成点面结合的立体式养老服务体系。

腾讯本身聚焦于社交、人与人的关系,是TO C 的场景集合与生态链,投资居家养老市场会与更多的老年人和家属建立起黏性,并在未来有更多商业机会的想象空间。从福寿康企业的更名来看,加上了“智慧”两字,也有可能腾讯会更注重线上场景、大数据、智能化在居家养老场景中的使用,甚至有可能主营业务会变更为线上连接与服务,同时借助原先福寿康团队的线下服务力量,共同拓展居家养老市场。

3、弘福天数智养老获得天使轮投资,重点布局居家养老

2022年9月,总部位于上海的综合性养老解决方案提供商弘福天数智养老宣布完成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居家养老和政府监管服务,以及强化软硬件提升和运营团队建设。

弘福天成立于2022年7月,其业务集“智能养老产品、数字化平台、运营与医养服务”为一体,是一家综合性的养老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软硬件+运营服务”的模式,面向家庭、社区驿站、政府监管等多主题,满足其养老方面的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弘福天做出重点布局,涉及适老化环境、紧急异常情况处理、老年人服务等,搭建“适老化改造+运营服务”的居家养老业务板块。

适老化改造+运营服务:除了整合市面上的主流硬件设备外,弘福天研发了AI音箱和可穿戴设备,并与APP形成精准适配,通过智能终端的监测,老年和子女可同步接收老人的健康参数报告。另外,在运营服务方面,弘福天通过开发APP,将助餐服务、生活管家、助医服务、商城等进行整合,并面向社区养老驿站开发智慧管理平台,通过由服务人员、医护人员、护工等所组成的专业运营团队,对家庭进行养老服务。

弘福天的另一大重点业务,即为政府提供养老大数据平台等的搭建和运营服务,通过这一服务,成功对接政府的养老线上系统,并借助政府平台的大数据监测与分析,为自身线下的产品和服务运营提供支撑。

4、天与养老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数字化医养引领行业未来

2022年3月1日,天与养老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轮投资人长岭资本领投,钟鼎资本跟投,A轮投资人高瓴、万物继续追加投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数字化平台的升级迭代、科技医养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养老行业金标准打造等相关工作。

天与养老是一家智慧养老服务商,致力于促进高质量的养老产业体系发展,旗下拥有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等相关人群提供老年家政、夜间陪护、陪同就医等服务。天与养老围绕长者的“健康” 、“安全”、“照护”、“参与”等全生活场景,融合众多全球科技医养解决方案,自主打造数字化系统平台。经过三年快速发展,天与养老已在上海、江苏、湖北、广西、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福建等地拓展了113个项目,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长护险服务贯穿的全面服务体系。依托强大的数字化系统及数千服务人员构成的终端网络,为数百万的长者提供优质医养服务。

2021年9月,天与养老和复旦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共同努力为中国养老行业建立智慧养老行业“金标准”。这是天与养老借力顶级智慧战略的一部分。除了与复旦大学的战略合作,天与养老同东芬兰大学、国家智慧养老实验室等国内外机构在养老数字化、养老科技应用、老年人慢病管理、认知症干预照护、老年社工人才培训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此外,天与养老还与以色列22家知名科技企业在养老科技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

5、小橙长护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抢跑长护险刚需市场

2022年7月,小橙长护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知名产业方、香椽资本、滨海财富等共同投资。所融资金将用于数字化家庭养老单元的全面构建,同时也将积极推动康护养老的京津冀市场布局。

小橙长护是一家根植于长护险,集“养老护理服务、医养人才培养、数字化医养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医护解决方案提供商。小橙长护品牌自2018年起筹备面市,此后,以长护险为切口,为失能长者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病患管理等服务,以医疗级护理站和日间照料中心(驿站)为物理载体,提供覆盖老人家庭生命全周期的高频交互式需求供给。据悉,小橙长护目前已于京津区域内在建医疗级护理站21家。

小橙长护以“产品+服务+信息化”的创新模式,为失能老人提供多元化居家养老解决方案,目前累计签约服务用户达1.6万+,预计2022年年营收达2亿元。“产品+服务+信息化”的创新生态商业模式,使小橙长护能为单一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选择,且拓客成本随之大幅下降,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二、银行业持续助力养老,为养老事业注入“金融活水”

1、国家开发银行“十四五”以来已支持建设普惠养老床位超10万张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7家试点银行之一,“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发放养老贷款252亿元,可支持建设普惠养老床位超10万张,未来国家开发银行将主动对接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向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惠贷款,助力降低普惠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成本,推动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组建国有企业投融资主体:开发银行加强统筹策划,深化战略协同,推动以城市为单位,整合资源,组建以普惠养老为主责主业的国有企业作为投融资主体,统筹建设区县、社区、街道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推动构建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发挥金融支持普惠养老服务发展的引领作用

设立专项贷款增强融资便利性:国开行设立专项贷款,出台差异化信贷政策,为相关项目提供长期贷款,并给予优惠利率等政策支持,切实降低普惠养老项目融资成本,增强融资便利性。如开发银行辽宁分行融资支持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公司分三批新建普惠养老社区网点110余处,将提供养老床位逾3700张,基本覆盖沈阳市核心城区,截至目前,相关项目已建设完成24处,开业运营18处,新增普惠养老床位800多张,可为老人们提供娱乐、医疗、健康、康复、生活照护等多样化服务。

积极探索“养老+”和“+养老”:在支持养老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开发银行积极探索推进“养老+”和“+养老”,融资支持医养康养结合、老年用品制造和培疗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等,助力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繁荣发展。

2、中信银行全新发布“幸福+”养老账本,护航全周期养老规划

2022年5月20日,中信银行和信银理财联合举办的“幸福+”养老财富云端高峰论坛举行,中信银行在此论坛上正式发布了“幸福+”养老账本,集合了三大支柱数据,全面展示客户的养老政策,提供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

“幸福+”养老账本:实现第一、二、三支柱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呈现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将全面展示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不断优化汇总养老资产、测算养老缺口、规划养老方案、提供养老服务等功能,进而打造养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平台,中信集团将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以集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全牌照而著称的“中信集团综合金融舰队”为依托,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

充分发挥养老理财独特优势:2022年3月1日,中信银行全资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第二批养老理财试点资格,成为国内获得试点资格的十家理财公司之一,将正式面向10个试点城市的投资者推出“信颐”系列专属养老理财产品。同时,中信银行储备了丰富的养老保险、养老FOF基金等产品,提供“全客户服务-全产品供给-全渠道触达”的服务,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金融+非金融”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打造养老金融主办行:中信银行在2019年便已经与中国老龄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提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的规划,并打造“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报告”的养老金融“六大支撑”服务体系。

3、工商银行在五城市启动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试

2022年11月20日,工商银行在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五个城市,试点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试点银行也将紧随其后,继7月份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后,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推行,或将成为个人养老账户的投资方向之一。

关于产品内容:工商银行推出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分为5年期、10年期、15年期和20年期四档,单个客户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各家银行进程不一,相关产品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关于购买条件:购买及支取特定养老储蓄产品需要满足一定的年龄要求,工商银行推出的产品,需要客户年龄加上产品期限要大于55年才可以购买该产品,也就是说必须是35周岁及以上的客户才能购买,在支取方面,客户需年满55周岁才能到期支取,其他三家银行的购买和支取也需满足上述年龄条件。

关于产品利率:5年期及其他三档产品整存整取前5年的利率普遍在3.5%和4%之间,优于普通定期存款,且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时,满5年倍数部分按存入日同类型普通存款利率计息,不满5年部分则按支取日活期利率计息。专家指出,这一利率水平比较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也适合老年人养老资产的保值要求。

三、养老金融创新试点,积极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1、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2022年11月4日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

办法明确,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应当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商业银行渠道,在信息平台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账户里的资金可购买符合规定的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

办法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

为维护参加人利益,办法强调,销售机构要以“销售适当性”为原则,做好风险提示,不得主动向参加人推介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2、北京等十省份将开展商业养老金试点

2022年12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有关通知,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参与试点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为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试点区域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10个省份。

商业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

商业养老金业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账户与产品相结合。为个人建立信息管理账户,提供不同期限、风险、流动性等特征的商业养老金产品,满足客户稳健投资、风险保障、退休领取等养老需求。二是建立锁定养老账户与持续养老账户的双账户组合,兼顾锁定养老资金长期投资和个人不同年龄阶段资金流动性的双重需要。三是产品设计以积累养老金为主要功能,支持个人长期持续积累养老资金,并可提供一定的身故、意外伤害等附加风险保障。四是强化风险管控,建立产品托管机制,加强投资监督和估值对账。五是提供定额分期、定期分期、长期(终身)年金化领取等多种领取安排。六是提供包括收支测算、需求分析、资产配置等养老规划服务,协助客户管理好生命周期内的养老风险。

3、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此次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试点机构扩大至“工银理财、建信理财、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十家理财公司。其中,对于已开展试点的4家理财公司,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由10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500亿元人民币;对于本次新增的6家理财公司,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试点理财公司应当在试点地区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试点地区销售养老理财产品,但不得超出试点地区进行销售。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后,11家试点机构可在10个试点地区内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试点地区销售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养老理财产品的总规模上限为2700亿元。

自去年9月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反应积极,取得良好开局,在丰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养老理财产品与一般理财产品不同,养老理财产品更加突出长期性、稳健性和普惠性特征。长期性表现在引导投资者合理规划养老理财投资,树立长期投资、合理回报的投资理念。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期限基本上在五年及以上,通过跨周期投资模式使投资者获取长期可持续收益;稳健性表现在产品设计以安全策略为主,产品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并引入了目标日期策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产品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养老理财产品采用非母行第三方独立托管、净值化定期信息披露、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统一信息登记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多方机构的监督职能、充分透明披露产品风险和收益情况,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的投资选择。普惠性体现在单只产品起购金额低至1元、单个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有限制、相关费率更为优惠等。

《通知》还要求理财公司持续优化养老理财产品方案,提高信息披露准确度和透明度,增加长期限产品供给,不得变相通过期限结构化设计规避监管要求,不得宣传养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下一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及试点地区银保监局将加强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的监督管理,持续做好试点工作的评估和经验总结,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商业养老金融服务。

4、中国银保监会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2022年4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正式发布,对规范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更好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进行系统约定,核心内容如下:

构建多方参与类型多样的养老金融业务。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商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养老金融业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风险保障等服务,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类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发展格局。

强调相关金融业务的长期性等养老属性。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应体现养老属性,产品期限符合客户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并对资金领取设置相应的约束性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在产品合同中与客户对特殊情形下的流动性安排作出明确约定,但不得以期限结构化设计等方式变相缩短业务存续期限。

支持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相衔接。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向客户提供长期直至终身的养老金领取服务,探索将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与养老、健康、长期照护等服务相衔接,丰富养老金领取形式。银行保险机构应当立足实际,制定合理的商业养老金融发展规划,有序开展普惠性产品创新和业务经营,将长期经营效果纳入销售、投资、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重视养老金融产品宣传销售的合法化。银行保险机构应当落实客户适当性管理要求,充分了解客户年龄、退休计划、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等信息,合理评估客户养老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等,向其推介销售适当的养老金融产品。银行保险机构经营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应当按照监管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及时、准确、全面披露期限、费用、风险、权益等关键信息。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宣传材料和销售文件应当简明易懂,不得包含与事实不符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商业养老理财产品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

随着60后的加入,我国老年群体的消费开始向品质化、个性化、时尚化转变,如老年旅游、美容抗衰、老年化妆品、营养膳食、适老化家电、老年教育、老年服饰、科技产品等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的新锐品牌,也逐渐成为各方资本关注的热点领域。发展银发经济,增加养老服务消费,成为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中健联康养研究院、和君康养事业部明天将给大家带来2022年康养产业年度盘点·消费篇,一同感受银发经济的崛起!(供稿:中健联康养研究院、和君康养事业部)

 

来源:中国网生活

作者:蒋融

责任编辑:高健

热点关注

镜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