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5月26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文化报社主办,中国文促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广东和合天下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广东和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钟山紫晶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华域之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新闻发布会暨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原主任张巨龙,中宣部原新闻局副局长张文祥等领导和嘉宾,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王建国、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严长元等主承办单位代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文、李金土、李佩卿、李春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烈汉等行业代表以及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光明网、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网等媒体记者近百人出席。
▲现场嘉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 白庚胜
▲原文化部副部长 杨志今
▲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夏 潮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杨承志
▲中宣部原新闻局副局长 张文祥
▲人民日报社原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张巨龙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 李季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 王建国
▲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 严长元
潮汕地区非遗有几个特点:一是潮汕非遗项目众多、含金量高;二是历史悠久、香火不断;三是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四是大师名人辈出、影响力大;五是群众基础好,普及率高。汕头工夫茶艺、珠绣、潮阳剪纸、潮阳英歌舞……这些让潮汕人引以为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潮汕传统文化的名片。在积极推动潮汕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定要擦亮文化潮汕品牌,放大文化潮汕品牌优势。
中国文促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委会朱小健主任说,“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将于今年7月10日至8月31日在广东省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举行。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是汕头新的城市地标,共有五层,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是展示潮汕地区40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0多个省级非遗项目及部分市级非遗项目文化的新窗口。
▲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
活动期间将通过举办非遗嘉年华、非遗市集、非遗国潮秀等系列品牌活动,展示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潮绣、潮剧、铁枝木偶戏、金漆木雕、手打牛肉丸、红桃粿、潮州工夫茶……等系列非遗精品项目,以非遗工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华老字号为重点,依托非遗特色村镇、历史文化街区、景区等文化空间,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活动,通过“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方式,结合实际发动电商平台以探店打卡、引流推送、设置非遗嘉年华专区等方式开展线上宣传销售,让更多人认识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让古老传统的非遗,变得年轻、好玩、新潮,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
▲中国文促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委会主任朱小健
发布会现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纷纷表示,潮汕地区有自己的文化特色,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有助于吸引全世界的潮汕人回乡过程中增进各地之间的文化认同和交流合作,也能展示非遗保护理念融入当代生活、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活力的生动实践,希望能多多参与。
▲国家级非遗云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金文
▲国家级非遗小相狮舞代表性传承人 李金土
▲北京京西皮影传承人 王熙
▲河南两仪拳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段保华
▲非遗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凤兰
▲非遗苎麻编织传承人 刘梅
会上,举办了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落户签字仪式,并宣布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启动。
▲组委会和广东和合天下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约
▲组委会和广东和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
▲组委会和东莞华域之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是一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春节联合晚会,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
▲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启动
据现场记者了解到,2025年非遗春晚将设置主会场和东、西、南、北四个分会场,选择有代表性非遗项目,形成“城市非遗代表队”,比如江浙代表的水韵江南、西北代表的丝路遗韵、以云南为代表的七彩之乡、以西安为代表的秦风汉韵等等。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晚会将以大运河历史题材,创作相关表现大运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节目。同时,春晚将对古老非遗项目进行二次创作,解锁非遗更多面的精彩,比如创作数字非遗动画形象等等,既挖掘中国传统非遗的精髓,也创新运用最新数字科技成果,让传统和现代共融共生。
开放包容的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将承载在非遗嘉年华和非遗春晚的舞台上,赓续传承、创新发展,让蕴含博大精深思想瑰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社会、深入民心、触及灵魂,显现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