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生活频道 详情

第一期中华正史观研习营学员感悟分享(二)

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2-04-21 20:49:15.0 |

2022年3月21日,徐健顺老师开授了名为《中华正史观》的历史类通论课程研习营。本门课程旨在梳理中华正史观,讲授中华文化角度的中国历史脉络,对现在流行的历史观进行反思,学习用中华正史观重新审视和分析历史现象与现实问题。

中华正史观适合以下三类人学习:一、爱好儒学,想了解儒学的发展进程的人;二、爱好历史,想以新的视角审视历史的人;三、热爱中国,想要学习中国古代智慧的人。

研习营包括75次录播课,学员可自主安排学习进度,3次徐健顺老师的直播答疑,以及11次专题作业的打卡与点评。以下是学员的精彩打卡内容: 

一、百花园(网名) 032223:17

“中华正史观”的第二节内容很丰富。徐老师从中国正史的源头一一大量考古材料让我们走出疑古时代” 儒家上古正史--确定文化导向、中西社会结松标准差异--终极价值追求上的区别、对待历史教育的态度--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几个方面阐述中华正史观。例证典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学起来收获很大。

徐老师在讲课说,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明辨华夷,树立了人性与动物性、文明与野蛮的价值导向,真可谓意义深远。难怪后世人推崇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言不虚啊!东方文明古国--多亏有孔夫子!

徐老师讲到的“中西社会结构标准”,很超越现实,站在思想家梦想的高度--乌托邦,来道解中西方社会结构模式的不同:古代西方的等级制度、极权在上、利益向上输送,古代中国的尊卑制度、德者为尊、利益向下输送。我觉得这是给了我们一个分析中西方社会、认识中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参照或标准,给了我们一个认识中西区别的方向。这方面希望再讲清楚一些。

徐老师说,我们对待历史教育的态度,应该是传承中华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一中华文化精神,以此来阐释中国历史,这才是中华正史观。中华正史观关注的是中华文化精神、中华道统、中华文明的消长沉浮,以及社会的变化发展、总结经验,面向未来。这就是以史为鉴。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这么多,没有一个超越现实的标准,还真不好评判。也更多地理解了陶渊明和竹林七贤的做法。

我忽然觉得这个课真的意义太重要了,继续好好学! 

二、细马春山(网名)032310:44

我曾在山峰陡峭的三清山,被一块巨石惊出一身冷汗。在一片云雾缭绕,怪石嶙峋的掩映下,其实这块巨石长相老老实实,貌不惊人。

令我心惊的是旁边的说明碑文:此巨石斜覆若洞,传说远古时大禹到三清山治水,与涂山氏的女儿“娇”联手斗雨师门下玉鸡精,夜晚在此恩爱歇息。此石见证了大禹和涂山娇的三生情缘,有情人到此,该当如何如何如何……

更令我心惊的是一旁导游和游客的调侃:呵呵……大禹这么厉害……哦哦……怪不得大禹治用了好些年……所以呢,大禹当然不想回家啊..

冷汗涔涔。我不知道这块石头,这个故事的真伪,或者说,有几分哗众取宠?有几分真?但是,禹,所以称之为“大”,不是因为奉帝命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而是因沉于情爱,甚至沽名钓誉,居心叵测?

徐老师在中国正史的源头”中说:“在无法判断真假的情况下,历史观和文化导向更重要。我们可以对上古史持怀疑态度,但应该对儒家上古史所松拟的中华文明模式充满敬意,并亲力传承。”

徐老师还强调:“孔子和儒家整理构建的上古历史确立了中华文化精神……是时候了,我们一定要把中华文化中人性的光辉发掘出来,以此为标准去评判我们的历史。”


来源:中国网生活

作者:陈锐

责任编辑:子芮

热点关注

镜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