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生活频道 详情

诗经·秦风·蒹葭

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2-04-22 15:20:19.0 |

直播回放

概述

《诗经·秦风·蒹葭》这首诗是《诗经》里面最有名的一首诗,要学习这首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的题目,也就是起兴—— 蒹葭。从汉字同源字根分析“蒹”,才能进一步理解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有三派之争,,毛诗认为是“求贤人”;朱熹认为“求某人”;今人认为是“求爱人”。这里有一个隐秘的关键点,如何解释“宛”字,经过推理,“宛”字在这里强调逼真感,突然之感。同时这首诗的韵也可以佐证:韵从ang到ei到i,从开口韵到闭口韵,从茫然到细腻,是递进关系,音调在上升。所以《蒹葭》表达了大家要去寻找贤人;或者说要寻找礼,寻找以礼治国的礼乐文化;或者是说我必须要遵从礼才能够治国,不遵从就不能治国。

本事·解题

《诗经·秦风·蒹葭》这首诗几乎是《诗经》里面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首诗,但是关于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其实一直还是不清楚的,为此要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题目,也就是它的起兴——蒹葭。

蒹葭是什么呢?先看甲骨文,这个文字是什么呢?要注意到它上面垂下来的部分,这是结穗的庄稼,也就是成熟的庄稼。这个字后来在篆书的时候这么写,也就是今天说的禾苗的“禾”。

那么这个字就是我们的右手,后来篆书这么来写“又”。

那么两个“禾”就表示有一束禾,右手抓住它,这个字是什么呢?

就是“兼”这个动作,它的意思就是把一些东西抓到一起,它的上古音就是国际音标读为“keem”。那么“兼”字,也就是这一串汉字同源字的字根,然后加上不同的偏旁,它就会形成不同的字,其中加上草字头,也就是说有一种草,有一种植物,它就好像是用手抓着一样地生长,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束一束的,天然就是一束一束地生长,这种植物就是“蒹”,生长在水边,外形如禾、成束生长的芦苇。

看下面这张照片,这就是蒹。

蒹是野生的,就是一束一束的,它很高大,它的上面是白色的,所以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了秋天,到处都是这种苍苍茫茫的景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很高,这里面有一位姑娘站在里面,人进了蒹葭的丛中就看不见了,因为蒹葭有两米多高,上面都是苍苍茫茫的白色,这就是这首诗的起兴。我们要有这种印象。秋天,也就是中国人团圆的季节,也就是应该寻找亲人的、呼唤亲人的季节。

主题

《蒹葭》这首诗到底是在说什么呢?自古以来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就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到今天也没有得出一个定论。这三种看法最早的是《毛诗》,也就是传下来的《诗经》。《诗经》的小序,每一篇它前面有一个小序,当中说,这首诗是来讽刺、批评秦襄公的,秦襄公没有用礼来治国,所以才有了这首诗。这首诗主要是“求贤人”,求那些能够用礼乐治国的贤人进入朝廷,但是找不到这样的人,是这个意思。

然后是朱熹。朱熹在《诗经集传》当中就说是“求某人”,的确是追求一个人,但是这个人是谁不知道,“不知其所指也”,他觉得诗题里没有明确的说出来。那么到了现在,更多的人持有的看法,觉得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那么追求的就是他的爱人,这是三种最主要的观点。

那么这首诗到底是在说什么,它是什么意思?在这首诗里有一个隐秘的关键点,这个点是什么?《毛诗正义》里有这么一段说“笺云:此言不以敬顺往求之,则不能得见。顺礼求济,道来迎之。笺云:宛,坐见貌。以敬顺求之则近耳,易得见也”。它的意思就是说,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不顺着水流的方向去求,就很难;顺着水流的方向去求,就很容易。也就是说“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说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那么再看朱熹的《诗经集传》,朱熹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这个时候是秋水涌来、河水猛涨的时候。“宛然,坐见貌”,他跟《毛诗正义》的看法是一样的。“在水之中央,言近而不可至也。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毛诗正义》和《诗经集传》的看法是相反的。《毛诗正义》认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逆流而上怎么都找不到,道有阻力,水有阻力,逆流,而且很漫长,找不着,但是如果顺流而下,如在眼前,就这么近。是这个意思。

朱熹就说,往上走也找不着;往下走也找不找,所以上下都没找着。所以关键点就变成了,这首诗到底是找到了,还是没找到?所以最后这一句话很关键,就是“宛在水中央”这一句,到底是说找到了伊人,还是没找到伊人呢?这样一来,“宛”这个字,是理解这首诗最关键的一个字。“宛”是什么意思呢?《毛诗正义》、《诗经集传》都说是“坐见貌”,什么叫“坐见”?就是坐在这儿看着,但是参与不了、动不了手,也就是突然眼见而不可得,这就叫“坐见貌”。

但是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中间的说法,它说的是,好像真的一样,“宛然”,好像真的一样,但是实际又不是真的。比如说举个例子,有个成语叫“音容宛然”,什么叫“音容宛然”?比如说看一个人的照片,就一下子想起了他活生生的样子,他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就叫“音容宛然”。然而照片毕竟是照片,它不是真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宛”字它是表示一个中间状态,一方面说它像真的一样,一方面又说它毕竟不是真的。

那么在这首诗里“宛”字到底是强调像真的,还是强调它不是真的呢?如果强调的是像真的,那么“宛在水中央”,就好像真的是在这里,好像真的就在眼前了,所以它说的是什么?说的是逆流而上是找不到的;顺流而下不就如在眼前吗?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接近找到了,快要找到了,比“道阻且长”好多了,马上就能接近成功了。所以还是说人要顺流,不能逆流,说的是这个道理。

如果这个“宛”的意思是强调不是真的,那么意思就是还是没找到,都如在眼前了,像是真的了,还是得不到。那这个追求太难了,逆流也得不到,顺流也得不到,好像快要得到了,终究还是得不到。所以这首诗说的就是追求而不得。

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呢?

首先,如果“宛在水中央”它的意思是没找到,终究是没找到,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去水中央看看呢?“宛在水中央”,好像是在水中央,“道阻且长”你都去了,“宛在水中央”了,都这样了,你为什么不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呢?

朱熹有个解释,朱熹说水太大了,“秋水大涨”,水太大了过不去。如果按朱熹说法,逻辑有点不通,因为一开始这首诗就说“在水一方”,伊人是“在水一方”,在水的对岸,在水的另一边,于是就开始去寻找。在水的另一边都去寻找了,现在在水中央了,路程减了一半,你怎么不去呢?然后说水太大了,有点自相矛盾的。

反过来想,如果是找到了,如果“宛在水中央”的意思就是真的就在眼前了,那也有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宛”这个字?为什么不去掉“宛”这个字呢?“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在水中央”,还是整齐的四言,这多好!为什么一定要加个“宛”字?所以这个关键点就到了“宛”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宛”这个字,它除了表示好像、像真的之外,还有一种情绪色彩,就是特别逼真,有突然的感觉,怎么叫突然的感觉?因为“宛”这个字它的本义是什么?《说文解字》说是“屈草自覆”,也就一个草往上长,长得太高了,它就弯下来了,最后弯到把自己都给盖起来了,所以草一定是比较高的,它形成了一个弯曲的形状,所以后来有“宛丘”这种说法,就是高高突起的山丘。所以“宛”字它又有突起、突兀、突然这种感觉,所以如在眼前的这种感觉,它伴随着一种惊讶和突然感。

在此可以用一首词来解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的感觉,“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太艰难了,拼尽全力,十分地努力,怎么都得不到,一回头船一掉,顺流一下,结果他就出现在了眼前。为了强调突然的感觉,所以用了“宛”这个字。

声韵·押韵

这首诗的押韵一共是三段,第一段押的是“ang”韵,这个韵开阔向上,李白的《静夜思》用的也是这个韵,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用的这个韵。这个韵有什么感觉?就是天地十分得开阔遥远,所以个人非常得渺小孤独,有相距遥远,天地开阔之感,所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太开阔了,不知道他在哪里,所以它是茫然的感觉。后面第二段用的是“ei”韵,是一个从中等开口到小开口的韵。第三段用的是“i”,上古时候有点接近“e”,反正是一个小开口的韵。所以这三段之间它的开口度在逐渐地减小,从茫然到比较细致。

那么它的声调,第一段“ang”,“阳”韵是平声,第二段“ei”,“微”韵也是平声,第三段“i”,“之”韵是上声。而且从现在的字来看,有点感觉第一段是阴平,第二段是阳平。当然不能完全肯定,因为上古的阴阳不好说,但是大概好像是这样。这种声调的变化又表达了什么呢?

在《诗经》当中,这种由平声韵转为上声韵的,比如说《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是阴平,“投我以木桃”是阳平,“投我以木李”是上声,用韵跟这首诗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木瓜》三段的关系就是递进的,它的情绪是越来越高涨的。与此类似的还有《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鼠有齿,人而无止”“相鼠有体,人而无礼”,平声转上声,也是情绪越来越激烈。所以结合韵的开口到闭口、平声到上声的过程,感觉它整个的情绪应该是在发展,是递进的过程。

从音乐上来说,上古的时候,《诗经》的唱法应该是四声对五音,平声,阳平是宫调、宫音,阴平就是商音,到了上声就是徵音,也就是说这首诗的音乐它的主音应该从1变为5。从1变为5,实际上也是个递进的关系,它整个音乐的旋律在上升,所以这首诗应该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是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绝望,恰好相反,这首诗应该是越来越有希望,心情是在上升的过程中。

现在回到源头,回到毛亨对《诗经》的注释,《毛诗》是怎么说的?在这首诗的小序里,《毛诗》说“《蒹葭》,刺襄公也”,秦襄公,为什么?因为秦国这块地原来就是西周发祥的地方,原来这是周公的地方。“未能用周礼”,可是秦襄公没有用周礼来治国。“将无以固其国焉。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长期以来,这块土地的人民都是在周礼的熏陶教化之下。“今襄公新为诸侯”,襄公晋为公爵了,成为新的诸侯了。“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大家就觉得这事可能长久不了,因此《蒹葭》表达了大家要去寻找贤人;或者说我要寻找礼,寻找以礼治国的礼乐文化;或者是说我必须要遵从“礼”才能够治国,不遵从就不能治国。

总而言之,它说的是途径方法要正确这么一件事,所以有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之说,老子也说顺势而为,中国人讲究的是顺势而为,顺天道而为。总而言之,中国人说做事情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走正确的道路。

《毛诗》的说法还是值得重视的,《毛诗正义》说“若逆流溯洄而往从之,则道险阻且长远,不可得至。言逆礼以治国,则无得人道,终不可至”,逆流而上就好像是不用礼来治国乱来一样,这不行,不顺天道。“若顺流溯游而往从之,则宛然在於水之中央。言顺礼治国,则得人之道,自来迎己”,不但我做得很顺利,而且那个结果它是迎着自己就过来了,事半功倍的意思。“正近在礼乐之内”。

“一方”说的是对岸,“湄”、“涘”这两个字说的是水边,说的是对岸的水边,不是这里的水边。那么水中央呢?“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之坻”“宛在水之沚”,水中央是河流的中央,“坻”和“沚”说的是水中的小沙洲,水中的小沙洲离着水岸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水中央”、“坻”和“沚”就比“一方”、“湄”和“涘”要近一些,所以验证了《毛诗正义》所说“自来迎己”,顺流而下,结果会迎着你就过来了,事半功倍的意思。这就比较清楚了。

声韵·吟诵

回到现在,今天对于这首诗的解读,很多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追求他的爱人怎么都追不到,想尽各种办法,所以追求之难,荒诞人生。尽管我使劲地努力,但是也得不到,这种荒诞感,迷离彷徨的意境,苍苍茫茫,朦胧诗,不知道到底是追求谁,然后说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于是这首诗越解读就越不清楚,越像是一首现代派的诗。

传统诗歌《诗经》没有朦胧诗,它都是很清楚的,所以要走出疑古时代。以前接近一百年前,历史学家顾颉刚有一本《古史辨》,从那个时候开始,历史学界,文学界也一样,就掀起一股质疑古代典籍,从根本上否定古代典籍的这么一股潮流。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著名的学者李学勤先生写了一本书叫《走出疑古时代》,说我们现在要从一百年前的那种文化不自信中慢慢走出来了,因为大量的考古证明,上古的典籍往往说的是对的。所以在《诗经》研究当中也要秉持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要重视《毛诗小序》所说的这些事情,不要很轻易地否定它。

在吟诵这首诗的时候,要注意这首诗里最关键的转折点在“溯游从之”,从逆流而上转为顺流而下的这种转折感,这种豁然开朗式之感要把它吟诵出来。

来源:中国网生活

作者:徐健顺

责任编辑:夏冰

热点关注

镜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