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
概述
《司马光》是一篇小学语文的古文。这篇古文入声字比较突出,有7个入声字:足、跌、没、石、击、得、活。在读的时候,足、跌、没三个入声字要读短凑在一起;“石”和“击”都读短,突出决绝;“得、活”这两个字,要读顿挫。
理解这篇故事的突破点在名物。这个故事后来都说成“司马光砸缸”,实际上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我们把整个的过程弄清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司马光在这件事情中最重要的品质是责任心,然后才是智慧。
这篇短文的主题是美颂教化,属于诗教文统,我们应该从故事中学习他的责任心,从《论语》中可以认识到“忠”是古人对责任心的概括。
声韵·入声
《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首先,应该关注它的声韵,对于这篇短文来说,它是古文体的,而古文体的读法主要是字分实虚入,音分短中长,不分平仄,但是它很重要的是虚字、实字、入声字这个分法。
那么在这个小短文中,入声字的作用特别的突出,把入声字标记出来,如下图:
一共是7个入声字,这7个入声字的分布很有意思,他们没有单独出现,都是一堆一堆的,要么就两个,要么就三个在一起。
当入声字集中在一起的时候,他的那种短促的感觉就特别的突出,比一个字要突出很多。
在读的时候,注意足、跌、没三个入声字要读短凑在一起,“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口气中都能听得出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石、击”这两个字应该把“石”和“击”都读短,这个地方突出的不是短,而是决绝。“水迸,儿得活。”“得、活”这两个字,不要读短,而要读顿挫。入声就这两个读法:要么读短,要么读顿挫。读短就是读完了这个字马上接后面的字,读的快;顿挫就是读完了这个字再顿半拍,再读。这个“得、活”要读顿挫,而“得、活”,就是特别的强调的意思,让你听的特别清楚,所以每个字后边都停一停,入声的含义快速、决绝,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因为它是短音,所以他有快速的感觉,又有决绝的感觉,它不但是短音,后面还有一个塞音,有堵住的那个感觉。
“足、跌、没”这三个入声字凑在一起,要读短,读就读快速,把它的突然感和快速感突出出来。“石”和“击”这两个字在一起也是要读短,但是要读出那种有力的感觉。而“得、活”这个主要不是快速的问题,它要读慢,所以后面要顿挫一下,它主要是突出决绝和坚定的感觉。
所以如果把入声字读好,来读这个短文,就有抑扬顿挫之感,就有文气了。别看短,就几句,但是他有文气,读出来栩栩如声。为什么古人读书要摇头晃脑,他的身体和头不动,气腔控制不了,声音就发不出来这种抑扬顿挫之感。
小学的古文,给小朋友说的也不用太多。这篇古文入声字比较突出,就着重讲入声,有的古文可能虚字比较突出,就讲虚字,那这篇入声突出,就讲入声。
名物
这个故事最关键的,理解的突破点,在名物。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后来都说成“司马光砸缸”,还有一个春晚的小品,赵丽蓉和侯耀文演的,说“司马光砸缸”好像绕口令一样,然而实际上司马光砸的不是缸。
原文中说它是“瓮”,“瓮”和“缸”有什么不同?“瓮”和“缸”都是大型的蓄水容器,都是放在院子里,都是很大的。不是摆在桌子上,是放在院子里头,但是“瓮”和“缸”不通,“瓮”口小,肚大,这个“缸”是肚子大口更大。瓮不是,瓮是口小,肚大,壁厚。瓮的这个壁比较厚,因为它大,它要是很薄的话很容易碎,所以它要很厚才能盛得了水。
“瓮”什么样?现在好多小朋友已经不知道“瓮”什么样了,所以就要给他们看一下这个“瓮”的样子(如下图)。农村的老师见到可能说这是腌咸菜的坛子,腌咸菜的坛子跟这个很像,瓮是口小肚大。
跟小朋友讲的时候可以给他们说说成语,跟“瓮”有关的,“请君入瓮”,一个成年人都可以进到瓮里去,可见那瓮有多大。“瓮声瓮气”,口小。“瓮中捉鳖”,为什么?口小嘛。所以看到瓮这个形状,就要开始想一些问题了,这个孩子是怎么爬上去的?怎么掉进去的?掉进去是什么状态?首先可以意识到,如果一个人掉到瓮里很难爬出来,为什么?因为它口是往里收的,“缸”是我一伸胳膊就勾着这边就出来了,“瓮”是往里收的很难爬出来。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小孩掉进去不自己爬出来?因为他爬不出来,第二,他掉下去了,外面的人能不能爬上瓮去伸手拉他,其实这是最直接的一个反应,伸手去拉他。很难,为什么?第一,很难爬上去,当然如果这个小孩他爬上去了,是他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知怎么爬上去的,别人要想一下子爬上去,很困难。即使你爬上去了,在那个瓮口往下伸手,不一定能够得着,为什么?因为口小,他可能在边上不一定够得着。这就是这个孩子掉进去的困难的状态。
第三,用石头来打破瓮,并不容易,不要理解为那个瓮就是像一个玻璃杯似的,石头一打就破了,瓮的壁都是比较厚的,而司马光还是个孩子,又不是个大力士,所以就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还是挺危险的。
还有一个瓮破了,这个文章中说“水迸”,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水向外喷出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司马光砸的它的裂口其实不大。好多书上都画,小孩就从那个破口里爬出来了,这不太可能,把一个玻璃砸碎了,就伸手就把孩子拉出来了,那玻璃都有尖尖的尖角,很危险的。
所以这个短文中说是“水迸”,其实它只砸开了一个小口子,他是等这个口子把这个水放出来了,里面的水位下降了,这个孩子才活的。所以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这个水放出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好,现在提到时间的问题了,就来提个关于时间的很要命的问题,一个人如果他不会游泳,掉到了水里,溺死需要多长时间?其实这个溺死的事件现在还有发生,不会游泳的人,他不会把自己的头露出来,所以水位往往就在他鼻子的上面,他也在呼吸挣扎,可是他吸进去的全是水,那么多长时间会有生命危险?
专家的说法是这样的,1~2分钟昏迷,3~5分钟死亡。1~2分钟昏迷是什么意思?一分钟以后就开始出现昏迷的现象了。两分钟这个人即使救出来了也是植物人,大脑受到了损伤,三分钟就可能救不过来了,5分钟就绝对救不过来了。
这就是溺死的时间,然后还要考虑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掉进瓮里的是一个孩子,还不是个成年人,他可能更加慌乱,而且他挣扎的时间可能更短。他力气小,还有他掉到的是瓮里,他不是掉到水缸里,掉到瓮里空气又少,听不见外面的声音,这种慌乱比水缸能看到周围的人在救他,那是不一样的。
考虑到这些状况,那么留给司马光的时间是几分钟?只有一分钟,过了一分钟,这个孩子就算是救出来了,他也受伤了,甚至可能是植物人,再晚一点可能就救不回来了。实际的时间就是非常的危急。如果回到那个场景当中去。除了用石头打这个瓮之外,还有什么解救的办法?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爬上去用手拉他,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其次还有什么?比如说往里边扔木头,就像扔个救生圈一样,他只要扒着扶,能扶得起来不就行了吗?过一会大人不就来了吗?还有别的办法,比如说拿一个杆子进去,他顺着杆子往上爬,扔个绳子进去,拿绳子把他拽出来也行,其实还有好多办法。所以正因为有多的办法,这个孩子的同伴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第一反应肯定是爬上瓮去救他,用手拉他,可是这个瓮不好爬。大家肯定是尝试了一下,不行或者是爬上去了,伸手拉不住。
请问司马光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司马光的第一反应不会是拿石头,他肯定也想不到,开始的时候还是正常思维,也是帮着去拉那个小朋友,拉不了怎么办?还有第二条路,往里扔木头,拿个棍子去拉他,司马光肯定也是跟着大家,走了一个过程,结果怎么样?都不行。
为什么“众皆弃去”,文章写的这4个字,所有的孩子皆没有一个例外,“弃去”,这感觉不是去喊大人,这感觉好像放弃了,为什么放弃?因为害怕!我们一块玩,一个孩子死了,这还了得,这责任太大了,吓坏了就赶紧逃跑,有这种感觉,这叫“众皆弃去”,放弃了。当然也可以说他们跑去叫大人了,也许吧,但是这个文章中这4个字可不是这意思。
“众皆弃去”一定是因为他们尝试过,救这个孩子,没有成功。要不然的话平常孩子一块玩经常出危险,这孩子摔倒了,那孩子磕着了,也没有说一出这种事就你要受灾。肯定是救了一下,救不了。觉得没希望,所以就害怕了,孩子害怕了就跑了。
司马光是在“众皆弃去”之后才去拿石头的,那么请问在“众皆弃去”之后,他拿石头之前这一段还有没有别的事?肯定是有的,因为按说首先应该是找木头,找棍子,找石头。他肯定是找过,院子里没有或者没有趁手的才找到石头,石头也不是伸手就拿一个的,是不是也要找合适的石头?太沉了,拿不动;太小了,砸不了。
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司马光拿着这个石头砸了多少下,是砸一下吗?砸一下,就破了。
不太可能,一是因为那个瓮壁很厚,司马光还是个孩子,第二他最后只砸出一个小口来,不容易,他肯定是打了好多下,第一下肯定是没有开,没有打破,没有打破的情况下,司马光就有一个选择,这个瓮到底打的破打不破,是不是继续打还是也“弃去”算了,这样如果把整个的过程想一遍,合情合理的情景再现,那么对司马光砸瓮这件事情就有新的看法了。
如果要情景再现,请自己读秒,要记得司马光只有一分钟60秒的时间,回到那个场景,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60秒,59,58,小强掉下去了,救命,赶紧去拉他,55,54。他上不去,怎么办?司马光赶紧来帮我,司马光我蹬在你的背上,50,49,48,47。够不到他,怎么办?有没有木头?40,39,38。没有,怎么办?去叫大人吧,快跑吧,33,32。现在司马光开始找东西,有石头,这块太大,这块太小,那这块吧。19,18砸了一下,17,16,再砸一下还没开。瓮有了一个缝,再打一下。水流出来了,10、9、8、7、6、5、4、3、2,水基本流出来了,“儿得活”。整个的这个过程只是发生在一分钟之内,太惊险了。
再稍微晚一点,肯定就出大事了。把整个的事件过程弄清楚了,你认为司马光在这件事情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好多人都觉得在这件事情中,司马光最厉害的就是聪明,他怎么能想到用石头砸?但是把整个的事情还原以后,会发现司马光最重要的不是聪明,是他没有放弃,所有的孩子都跑了,他留下来了,他继续想办法,这个时候所有的孩子包括司马光都明白,希望不大了。希望不大,但是他还在继续的努力,这个就叫责任心,然后才是智慧。
他急中生智,看到了石头想去试一下,这是他的智慧,但是比智慧更重要的是责任心。
作者
接下来看一下原文,这段原文出自宋史的《司马光传》,是整个司马光传的第一段,开篇这一段古代的传记,正史的传记,它的结构是固定的。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
第一段一般都是说出身,而且说出身的时候就会对他做一个基本的方向性的一个界定,然后就是他整个的履历,经过了什么,然后到死亡,死了以后封号是什么,然后后人是谁。
之后开始说他的一些奇闻异事,他的性格,他的品质,如果他有作品,还可能会引一段作品,然后是作者史家的这个赞论,他的评价大概是这样的。刚开篇一段,这篇到底说了什么?把它翻译一下。一共说了5件事,说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说他的出身,哪里的人,姓甚名谁,然后家庭背景怎么样,是书香门第。
第二段说的是司马光爱读《左传》,给他家人讲《左传》说的是什么,从小爱学习,有学问的。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第三段就是选的这一段,这一段说的是能力,能力又分两个方面,责任心和智慧。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第四段,“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这说的是才华。这一段可能有的人已经不太明白什么意思了,什么叫中进士甲科,中进士甲科,全国一般来说前10名甲科在北宋的时候取多少名?一般是10名之内,最多的也有取到一二十名的,但一般来说都不到10名。也就是后世说的三甲,那是前三甲,后边4、5、6、7差不多也可以算是。这可不是高考状元,现在我们今天的高考状元也不行,高考是同年龄人的比,18岁的高三的学生,全国都是18岁高三的学生比,你是第一。要知道进士考试,科举考试那是跟所有年龄的人比。这个年龄在这,精力在这了,他是跟那么多五六十岁老头子一块比,结果怎么样?前10名。多大年岁?那一年,司马光,19岁,才19岁,就跟我们现在高中生一样,说明有才华。
最后这一段说中了进士了,所以就有“闻喜宴”,这是政府给组织的庆功会。庆功会上每个人都头上都插着好多花。这个习俗,司马光不喜欢,司马光这个人就天性就是比较朴实,就不喜欢,他就不想插。别人就跟他说,说这是皇帝让你插的,皇帝赐的,“乃簪一枝”,于是插了,但只插一枝是什么意思?倔强。他其实还是不肯改,他还是不喜欢,他要表达他都不喜欢,这个人耿直,这就是品德。
第一段一上来出身、学问、能力、才华、品德,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说了,样样出色,与众不同,德才兼备,就为后面整个的《司马光传》奠定一个基础。后面他为什么能够做出许多的事情来,受人爱戴,是有原因的。
主题
所以这一篇短短的小古文它是有主题的,这个主题是美颂教化,也就是诗经的美刺中“美”那个主题。赞美,赞美为了什么?为了让其他的人学习,所以是教化、教育的功能,所以属于诗教文统。
那么从故事中最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应该学习司马光的什么?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要学习他的责任心,整个的《司马光传》说的都是这件事。爱国爱民,鞠躬尽瘁,责任心。关于责任心,可以联系一些《论语》中的篇章,比如说: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注:尽己之心以待人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这个忠就是古人对责任心的一个概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第一个就是“忠”,是传统美德之一,儒家的基本品质之一。所以围绕着这篇古文,可以组织小朋友们来讨论一下什么叫做“忠”,这就是提取中华文化精神,然后来立德树人。
中华文化精神
现在提取了一个中华文化精神叫做“忠”,把它的概念摆出来,解释摆出来,现在讨论一下,看着很简单,其实没那么简单。
比如说有的孩子放弃了,他为什么放弃了?因为他没有救人的任务,我出来是跟你玩的,有没有要救你的责任?如果没有这个责任,所以你出事了我就跑了,你也不能怪我呀?这些“众皆弃去”的小朋友们,回头这孩子如果真出事了,能怪他们吗?也不能怪他们,这小孩他没有能力,也没有这份责任。
那这算不算“忠”?很多人就觉得,说我没有这个责任,我是个看门的,我就每天看门,说让我查证我就查证,有证进,没证不让进,他忘了他有急事,那也不行。我这尽忠职守,我这规定说了,没证不能进,你就不能进,这叫“忠”吗?我只做我该做的事情,人家让我做什么,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除此之外我就不做了,叫不叫“忠”?现在社会上好多这种人,上班不就为挣钱吗?所以领导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都是好员工。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圆满完成任务。此外你就别管我,你也管不着我,我也不会管。这个这叫“忠”吗?为人民谋而不忠乎?这不叫“忠”,这跟“忠”字根本就不搭,这是利益交换关系,这怎么能叫“忠”?“忠”是个利益交换关系吗?你给我5毛钱我就进5毛钱的“忠”,你给我5块钱,我就进5块钱的“忠”,那叫什么“忠”!利益交换而已。
有的孩子去救人了,爬上去拉他,没成功,也放弃了,我尽力了。这不是责任问题,不是我的责任,但是我也去做了,很好,了不起。但是我尽力了,我最后放弃了,这个算不算“忠”?上去救小朋友了,算不算“忠”?
这个问题就要难一点了。好多人都会说,我尽力了没办法,我真的帮不上你,事情是不是真的尽力了?天知地知。但是司马光,他还在那里坚持,还有人在那坚持你就跑掉了,你说尽力了。
那人为什么还在那坚持?瓮里的孩子还在呼救,他又没有死亡,你为什么就跑了?你说你没有办法了,什么办法都没有,你至少呼唤着他也好,给他一些希望也好,你真的尽力了吗?这个不能算“忠”,自己说的尽力不能算“忠”,有的孩子跑去喊大人了,算不算“忠”?这个问题就更难一点。有的孩子说我不行了,我尽力了,我实在不行,我赶紧去喊大人了。这不是我也是在想办法嘛,是司马光留下来找石头,我跑去喊大人,我们像分工一样。
他拿了石头也不一定能砸得开那个“瓮”,当然我找大人也不一定找得到,我们分头想办法,这个算不算“忠”?这个就要比前面那俩好,前面那俩就谈不上“忠”。这个可以谈得上是但不算“尽忠”,只能算是“忠”。的确他努力了,为什么没有尽忠?因为他没有像司马光那样想到用石头去打,你可以说,那我没有他那么聪明这个事情,很多时候不是聪明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尽心的问题,跑去喊大人,很明显周围是没有大人的,是不是跑到那里去能喊,喊回来需要多长时间?心里没个数嘛,如果整个事情大人明明就在旁边,那这个事情也不会在后来传为佳话,大家都画这个画,那肯定就是真的周围没有什么大人,离得比较远,所以这种情况算是“忠”,但不算是很好的”忠”。
最后这个问题最难,司马光没砸破这个瓮算不算“忠”?现在情况很好,美好的结局,把瓮砸破了,孩子救出来了,也没有受什么伤,很短的时间内孩子就被救了。
但如果他没砸破,人小力气小,瓮那么厚,这个壁,砸半天砸不破,好不容易砸破了,流出点水来就那么点流半天,孩子还是出事了,这怎么办?没救成。司马光算不算“忠”?这个算“忠”。为什么?这个是真的尽心尽力了。这个“忠”不是说一定就能达到目标的,很多的尽忠、死节,尽忠、死节都没有达到目标。“忠”不一定能达到目标,“忠”,说的是尽心尽力,尽心尽力才是尽忠,做什么事情,不要说,老师说了今天要做三道题,背两篇课文,我回家做了三道题,也背了两篇课文。作为学生的职责尽到了尽忠了,我该玩就玩去了。这不叫尽忠,这是利益交换,以换来老师第二天不批评你,家长不揍你。尽“忠”是我要知道我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达到那个目的,而不是表面上的这个事情,这个才叫尽忠。为了那件事情我可以改变我表面的任务,我甚至可以不完成它,我也可以超额完成它。总之我是为了那个目标,那个目标又是为了服务于这个人,心中的对象,一切都要为他。
弟子规,是讲子女对待父母是怎么对待父母,是全心全意的为父母着想,爱敬之,就是爱他,天天全力的想着父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怎么让他高兴。同时让他高兴,要符合天道,不能说父母喜欢抽烟,一天抽10包,那我就给他抽20包,让他高兴,这根本不对的,要符合天道,要扶持父母一起皈依大道,要从大道大义的角度上来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在这个情况下再尽力的做到该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说父母让你干嘛你就干嘛,不是这回事,远远的想父母之所想,到前面去想,所以尽忠是想到最根上去,为他好。根本不是任务,什么工作,什么目标,不是这个东西。更何况说交给你的事你还做不完,还要偷懒,离得太远了。
在生活中怎样才是尽职尽责,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怎样才是尽一个学生的责任,学生是有责任的,不要是老师让你干嘛你就干嘛,学生一摊手,反正你让我干嘛我就干嘛,反正我听你的话我就是好学生,不是的。
学生的责任是自己的责任,老师只是辅助他引导他的,怎样才能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怎样才能尽到做同学的责任,你们俩同桌,你怎么尽同桌的责任?什么叫同桌?全心全意的为你的同桌着想,能做到公心大义,尽心竭力,这个是忠的阴阳两面,阳面永远要记得天下的公道,阴面永远要记得尽心竭力,这个才是重得失,“存心中正”,到底什么叫“中”?恐怕只有自己知道,摸一摸良心,所以王阳明说致良知,摸一摸良心自己知道的,没做到就要努力去改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