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吟诵的概念、说法很多,内涵外延也不完全统一。现在我们对吟诵进行了相对比较规范的定义和分类。
吟诵是吟咏与读诵的合称。“吟咏”指有旋律的读法,“读诵”指没有旋律的读法,合称“吟诵”。
读诵,又分为基础读诵和精细读诵两种。基础读诵是指读准字音、读对读法,字音的高低长短要正确,也就是在平读的基础上分出上中下、长中短来。精细读诵是指在基础读诵之上,对于诗文的细节进行琢磨,对于诗文的思想情感深入体会,精准调整每个字的读法,最后让这首诗的读诵只适合这首诗,成为个性化的读诵,其中既包含着这首诗本身的特点,又包含着自己的理解的个性化。基础读诵和精细读诵的区别,有似于朗读和朗诵的区别。此外,精细读诵如果配乐的话,用于展演,可以称之为配乐精细读诵,就像配乐朗诵一样。
吟咏,又分为基础吟咏和度曲吟咏。基础吟咏是指读准字音、读对读法,依字行腔不倒字,字音的高低长短、旋律的基本框架要正确,也就是在平调的基础上分出上中下、长中短来,在不同高度的平调之间互相串接。度曲吟咏是指在基础吟咏之上,对于诗文的细节进行琢磨,对于诗文的思想情感深入体会,精准调整每个字的读法,最后让这首诗的吟咏只适合这首诗,成为个性化的吟咏,其中既包含着这首诗本身的特点,又包含着自己的理解的个性化。从基础吟咏到度曲吟咏的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读书”,又叫“涵咏”,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度曲”。古人所谓“读书”,并非只读一遍,而是读很多遍,每次读法也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在揣摩思考,逐步贴近作者的原意,最后达到情通作者。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就是从基础吟咏到度曲吟咏的过程。此外,如果度曲吟咏配上伴奏,用于展演,可以称之为配乐度曲吟咏,简称“乐吟”。没有配乐的叫“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