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生活频道 详情

吟诵的教育价值(八)

中国网 |    发布时间:2022-09-08 11:13:16.0 |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

第一句,“两个”读高,强调的是“两个”而不是“黄鹂”。强调“两个”是什么意思?就是强调“不是不是两个”。“不是两个”那是几个?就是一个或者多个。这又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一个就是太孤单,多个就是太闹。“两个”就是正正好,成双成对。所以强调“两个”就是强调幸福美满。“鹂”拖长,这就是黄鹂的鸣叫声,它叫起来就是“哩哩哩哩哩哩”的,这是时间的延展。“鸣翠柳”读高,强调“不是不翠的柳”,“不翠的柳”就是枯黄的柳,也就是强调“不是枯柳”,所以是强调生机盎然。

第二句,“行”拖长,就是白鹭很多的意思。“白鹭”读高,就是强调是“白鹭”,“不是不是白鹭”,“不是白鹭”就是白鹤、白鸥等别的鸟了。白鹭这个意象的意思是富裕安详。因为白鹭是水鸟,常在水田旁边栖息。有水田的地方,就是鱼米之乡,所以白鹭一出现,往往就是生活富裕安详的意思,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所以“桃花流水鳜鱼肥”。“青天”拖长,所以天很大,很蓝,那一天没有云彩,晴空万里。这也是一个意象,意思是一切都好。

第三句,“含”拖长,说明西岭在窗子的画面中很小,距离很远,这是空间的延展。“西岭”读高,强调“西岭”,也就是强调“不是不是西岭”,“不是西岭”就是“北岭”,因为在成都,可以遥望看见西岭和北岭,但是西岭和北岭不同。北岭就是剑门关那边,西岭却是横断山脉,山那边是吐蕃。唐朝跟吐蕃一直在打仗,当时刚刚停下来。所以强调“西岭”就是强调战争。“秋”拖长,就是千秋很长的意思。“千秋”也是一个意象。自从孔子作《春秋》,“千秋”就是指历史,而“千年”是指时间。这里说的是历史,在历史上,吐蕃和中原王朝一直在争斗。“雪”读高,强调“雪”,“雪”这个意象是覆盖的意思,掩埋。什么都掩埋在历史中了。强调“雪”就是强调战争结束了。这是杜诗的一个特点,经常在平常的闲适中想起国家民族身世,这就是家国情怀。

第四句,“门泊”读高,就是强调“不是门不能泊”,“门不能泊”是怎么回事?就是船来不了。为什么来不了?因为战争,交通阻断了。现在战争结束了,船可以过来了。“吴”拖长,可感到东吴之远。“万里”读高,强调路程之远。“万里”这个意象,是非常遥远、人力难及的意思。“船”拖长,就是船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感觉。

这首诗的诗思结构至此就非常清楚了:天气这样好,万物都美好,战争结束了,我要回家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也很清楚。

这首诗作于杜甫后期草堂。在此前一年,他还在外漂泊时,安史之乱结束了,他作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当时就定了第二年春天回家的打算,还定了路线,即从长江走,穿过三峡,由荆州上岸,北上经过荆门、襄阳、南阳到洛阳。作《绝句》的时候,正是第二年春天,他回到了成都草堂,准备出发。只是他已经不在蜀北而在成都了,所以就没有必要穿巴峡了,而是由重庆登船进长江。后来他也果然是循着这条路线走的,只是可惜最终也没有回到家乡,而是死在了路上。

吟诵给理解诗歌提供了声音的意义。打开了声音的大门,就可以继续深入了,结合意象、主题、知人论世,就可以理解诗意了。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分析和感受,永远只能徘徊于字面,无法理解诗的言外之意,对于诗永远是“门外汉”了。

以上说的是吟诵对于理解的作用


来源:中国网生活

作者:徐健顺

责任编辑:子芮

热点关注

镜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