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学生看赏析,自学鉴赏内容。
赏析由两部分内容融合而成。一部分是语文的赏析方式,我们点出最重要的值得注意的地方。另一部分是声韵、意象、文体、主题的分析,两者结合,达到对整篇作品的声情、意境、义理、辞藻融会贯通。赏析是以语文课所讲过的概念和知识为基础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读得懂,体会得到。声韵分析主要是最基础的两种:
韵的分析,主要是开口韵与闭口韵的不同感觉,开是开朗,闭是收敛。
读法含义,长是延展,高是强调。
以上内容,都是普通人在口语里也是这样的,是语文老师和学生们能够理解的感觉。但是,就是这些感觉,给诗词的理解带来了全新的境界。
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留一点时间给学生看赏析,他们自己就基本上看得懂。
6. 再次播放吟咏录音,让学生看吟诵文字谱,体会诗意。
现在学生再次听吟咏录音,就可以对声韵含义有所领悟。在播放吟诵录音时,请学生跟吟模吟,用手比划声调,表达出字音的高低长短。
7. 学生自学小贴士的内容,积累相关知识。
小贴士是吟诵和古诗文鉴赏的一些基本常识,积累起来,形成体系,会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大有助益。小贴士的内容也都是与本课篇目相关的。
8. 再次播放吟咏录音,学生跟吟。
这次播放就不是听为主了,而是跟吟为主,学生可以尝试模仿吟咏录音。
9. 老师点拨一两处,可以提问或者讨论。
老师点拨的主要还是声韵含义:长是延展,高是强调;开是开朗,闭是收敛。也可以是作品的背景、学术观点的补充,或者拓展思考等等。可以提问,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在给教师提供的课件中,有思考题和参考答案。
老师可以提问,也可以让学生看思考题,互相讨论,或独立思考。
在以上基础之上,老师要逐步教会学生自主鉴赏,自学自听,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会。与此同时,让学生通过多听多吟,背过和理解古诗文,达到声情义理融会贯通。